2024年正值5G商用五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,在《5G应用“扬帆”行动计划》的顶层政策牵引下,我国5G技术、标准、产业、网络、应用等整体实力跻身全球第一梯队,5G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指示精神,发挥5G在新基建的引领作用,助推新型工业化,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第七届“绽放杯”5G应用征集大赛。
2025年3月,5G应用产业方阵(5GAIA)联合IMT-2020(5G)推进组发布《5G应用创新发展研究报告——2024年第七届“绽放杯”5G应用征集大赛洞察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。报告由中国信通院参与编写。
报告聚焦近一年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,重点发布第七届“绽放杯”5G应用征集大赛项目的深度洞察,提出了5G规模化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建议。
报告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
1.低空经济注入新动能,多领域5G应用加速创新。本届大赛参赛项目数量达到44560个,参赛项目数量是2018年开赛时的135倍。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、山东、河南、福建、上海、湖北、北京、云南位列全国赛获奖项目数量前十。今年大赛还涌现了山东、湖北、云南等5G应用创新“新秀”地区,获奖项目数量跻身前十。山东借助沿海地区优势开展船舶制造运维、海洋渔业养殖创新应用。云南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水资源,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景区,5G创新应用集中在生态环境监管、生态文旅建设等方面。湖北地处长江流域,积极开展5G+灌区建设、智慧水利、智慧港口创新应用。从项目行业分布来看,5G在工业、电力、矿山、油气、交通、农业等生产经营领域已实现成熟场景规模应用,同时也诞生了一批如医疗领域的AI辅助诊断、混合现实(MR/AR)辅助诊疗、慢病管理,工业领域的自适应制造、跨境协同等新的细分场景。通过5G技术特性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,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生产智能化水平。此外,新兴领域5G应用场景也正逐步涌现。智慧海洋、数字体育、低空经济等领域新业态新产业正加速形成,各领域业务创新对于5G服务能力的需求更加丰富,催生一批5G创新应用场景,不断拓展5G应用领域和赋能范畴。
第七届“绽放杯”大赛参赛项目行业领域情况
2.成熟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初步形成,新兴领域标准加速研制。当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工业、医疗、能源等领域的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,标准数量突破100项。工信部《5G规模化应用“扬帆”行动升级方案》明确,到2027年将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的标准化框架,标准数量进一步增加至超150项。通过对本届绽放杯参赛项目进行分析发现,工业、能源、医疗等5G应用较成熟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进程领先,已形成通用型可复制的解决方案,并在头部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。水利、海洋、低空等5G应用新兴领域正处于标准探索期,水利领域聚焦"感知-传输-决策"标准链构建,已启动河湖监管、无人船操控等6项标准研制,依托5G+北斗+AI技术实现水土流失监测精度达厘米级。海洋领域形成“近海-中远海-深海”分层标准体系。低空经济呈现“地方先行”特点,苏州率先发布《低空5G通信基站建设要求》等6项地方标准,构建起覆盖基站建设、飞行数据报送的全流程标准框架,使无人机通信时延降低至20ms以下。全国性空域管理、跨域协同等核心标准仍待突破。
3.5G应用发展正迈入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、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阶段。一是5G技术供给锚定“能力增强、精益降本”的发展方向。5G技术能力持续优化完善,将进一步加速释放赋能潜力,推动5G应用在更多行业场景中实现规模复制。一方面,随着5G轻量化(RedCap)产业不断成熟,5G模组价格持续下降,将进一步节省行业用户5G应用部署成本,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。另一方面,5G-A技术产业逐步成熟,可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分场景实现速率、时延、连接、能效等性能提升,并拓展支持感知、智能、计算等融合功能,更好满足不同行业、不同企业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。二是5G应用需求呈现“场景拓新、赋能向实”的显著特征。低空经济、智慧海洋、数字体育等新业态加速形成,对5G服务能力提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,将催生一批5G创新应用场景,拓展5G应用领域和赋能范畴。行业数字化转型对数字技术协同赋能提出更高要求,5G需持续深化与AI、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融合创新,形成多技术融合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。三是5G规模化应用仍需攻克“供需匹配、感知提升”的关键挑战。在行业应用方面,我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阶段不一,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不同,对5G应用需求差异较大、定制化要求突出,供需精准匹配仍需进一步加强。在个人应用方面,支持5G能力的新终端、新应用需加快推进,用户对5G的感知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各方需优化完善5G应用发展环境,持续增强5G应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
报告目录
一、5G融合应用发展现状
1.1 全球5G商用稳步发展,技术演进成为发展方向
1.2 5G商用五周年,扬帆远航启新篇
二、第七届“绽放杯”5G应用征集大赛项目洞察
2.1 广东江浙等地领跑,多地区5G应用新秀涌现
2.2 低空经济注入新动能,多领域5G应用加速创新
2.3 5G应用规模复制加速,新兴领域展现潜力
2.4 新技术驱动行业革新,虚拟专网建设加速推进
2.5 终端多元化定制化发展,加速行业应用规模化进程
2.6 部分行业标准趋于成熟,支撑解决方案规模复制
三、“扬帆”升级新领域应用分析
3.1 5G+智慧海洋
3.2 5G+数字教育
3.3 5G+社会治理
3.4 5G+广电视听
3.5 5G+数字体育
3.6 5G+低空经济
四、5G应用发展趋势与建议
4.1 我国5G应用发展趋势
4.2 5G规模化应用发展建议
作者简介
李泽捷,中国信通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工程师,主要从事“新基建”5G/6G、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、新技术、融合应用等领域研究和咨询工作。
刘笑雨,中国信通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工程师,主要从事5G/6G应用产业、新基建、战略规划等领域研究、咨询和相关部委支撑工作。
张弘驰,中国信通院无线电研究中心工程师,主要从事5G应用、移动物联网等领域研究,开展政策研究、咨询规划、产业生态建设等相关工作。
联系方式
李泽捷
中国信通院无线电研究中心
联系电话:18201196899
邮箱地址:lizejie@caict.ac.cn